主页 » 亚太地区货运市场分析: 2025年9月

亚太地区货运市场分析: 2025年9月

| 09-01-2025 | 新闻与媒体

全球市场

  • 随着美国及全球关税上升,贸易环境充满不确定性,许多企业因此选择提前出货、调涨价格并调整供应链。预计 2025 年美国进口量将下降 5.6%,9 至 12 月的集装箱进口量更将比去年同期减少 19-21%。
  • 为应对挑战,企业正重新思考采购来源,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并在供应链中建立更大的弹性。随着更多关税谈判进行中,未来几个月航运量与全球贸易格局可能出现进一步变化。

 

空运市场

  • 传统的空运旺季通常始于 9 月,预计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特别是越南、泰国与马来西亚,前往美国的出口货量将超过中国。航空公司已开始准备额外运力以应对此增长,主要推动因素为跨太平洋东向(TPEB)航线上的需求,包括人工智能服务器、消费性电子产品及其他高科技产品。

 

为因应需求上升及可能的舱位紧张, 上海浦东机场(PVG)已推出全新的机坪直转服务。此项服务允许货物在 PVG 航站内直接转接不同航空公司航班,无需使用保税“一日游(U-Turn)”设施。将在旺季提供急需的额外运力,并有助于缓解河内、胡志明市、曼谷及槟城等起运地前往美国与欧洲航线的压力。

Kathy Liu

全球行销副总裁, 中菲行国际物流集团

海运市场

  • 地缘政治紧张正在重塑航运格局,CMA CGM 提出价值230亿美元的港口资产收购、巴拿马撤销合同,以及制裁迫使 SeaLead 取消16艘船舶租约。在主要承运商面临中断的同时,较小型的区域航线正通过苏伊士运河扩展,而较大型的航线则改道绕过冲突地区。
  • 近期集装箱运价上涨幅度短暂,即期平均价格下跌约 3%,降至每个 40 尺标准箱约 2,350 美元,亚太地区的运价在 2025 年上半年更下滑 9%。全球港口活动呈现小幅月增,并较去年同期增长逾5%,主要受中东及南亚贸易带动;然而,由于关税影响货物流向,北美港口的货量仍偏弱,尤其是美国西岸。为了管理过剩运力,船公司取消约 7% 的预定航次,其中美国跨太平洋航线受影响最严重。尽管关税暂时达成缓冲,但过剩运力与需求疲软仍对市场造成压力。

 

我们观察到主要的船公司正在随着需求与贸易模式的不断变化而调整航线。以 MSC 为例,这家公司已削减约 12% 的亚洲至美国东岸航线每周运能,并将环球航线改组为两条跨大西洋航线,以更有效利用船舶。在财务方面,今年第二季对船公司而言相当艰难,获利下滑;加上中国出口量下降以及传统旺季表现疲软,多数承运人对长途航线的市场抱持非常谨慎的观望态度。

Alvin Fuh

集团海运副总裁, 中菲行国际物流集团

 

区域市场

  • 中国:中国多个货运机场将于 8 月 20 日至 9 月 5 日期间,实施临时运营限制,包括北京(PEK)、上海浦东(PVG)、郑州(CGO),可能无法接收需24 小时冷藏的出口货物,建议提前安排运输计划。
  • 韩国:美国航线订舱需至少提前一周安排,仁川至新加坡及槟城航线因机械设备货量增加,运力趋紧。
  • 东南亚:前往美国的舱位紧张,尤其是从越南以及泰国出口。
  • 墨西哥:多场热带风暴导致曼萨尼约港口(Manzanillo)船期延误,海关查验程序可能长达 15 小时。

 

下载完整报告

请填写表单下载预测报告完整版,或继续阅读本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