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影响船运公司的关键因素:综合分析

影响船运公司的关键因素:综合分析

| 08-16-2023 | 博客

全球高达90%的货物透过海运运输,航运业在全球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

然而,负责这些货物运输的大型船运公司,在未来几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运营挑战。 他们应对这些挑战的方式与决策将深深影响所有国际贸易业者和经济效益。

让我们来探讨未来几年船舶运营商可能会带来的挑战,以及会对托运人造成哪些影响。

航运市场的供需情况

近年来,航运业面临了货船数量供过于求的重大挑战。 过去几年,船运公司的盈利大幅增加,导致新船只的订单过剩。

截至2023年6月,全球约有5781艘货船,总运力约为2662万TEU。 其中913艘为新船,运力约为760万TEU,占现有全球运力的28.5%。

供应量的飙升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

  • 透过组成联盟和船舶共享协议,船运公司能够优化资源,提高效率,并顺利地为客户提供全球服务。
  • 透过遵守国际海事组织的净零排放政策促进使用液化天然气和甲醇等替代燃料新型环保船舶的投资。
  • 2016年巴拿马运河和2015年苏伊士运河的扩建,彻底改变了全球贸易,在让更大型的船舶通行的同时,能降低船运公司的成本。
  • 随着船运公司对于优化和效率的追求、内部运营的需求和港口的扩建促进了货船的供应量需求。

新船的交付预计将集中于2023年至2025年之间,这将成为历史上新船交付量最高的三年交付期之一。 供应量的增加可能会为船运公司带来需要及时应对市场动态变化的挑战。

航运市场运力过剩

货船数量供过于求是航运业正面临的一大挑战。 随着新船订单和船舶容量的大幅增加,船运公司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来管理过剩的运力,以确保市场的稳定性。

正如我们所知,当货船过剩,而货物不足以填满这些船舶时,对船运公司来说会是一个问题。 为了及时解决,航运公司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来优化货船容量的使用率,例如:

  • 实施船舶闲置或将其移至干船坞:企业可以通过暂时闲置或将其移至干船坞来解决船舶数量供过于求的问题。
  • 延迟新造船只的交付:企业可以延迟新船只的交付,以避免加剧供应过剩的情况。
  • 慢速航行和增加航线上的船只数量:减慢船舶的航行速度并增加航线上的船只数量有助于管理过剩的运力。
  • 修改航线,航向好望角:通过将航线转向至非洲的好望角,船运公司可以节省运河费用并在航线上增加更多的船舶。
  • 拆除老旧或报废无效的船舶:评估并报废不具成本效益或不符合减排政策的老旧船舶。

欧洲和美国反垄断法案对航运业的影响

近年来,人们对于一些货运公司在市场上主导地位的担忧逐渐加剧。 因此,为了解决航运业中的反垄断议题,欧洲和美国相继提出了因应的法律条例。

作为全球贸易关键的一部份,美国在改革航运法规方面获得了重大的进展,成功出台了《2022年海运改革法案》。 这项重要的法案赋予了联邦海事委员会(FMC)更大的监管权力,能直接对航运公司的收费进行调查。 该法案的主要目标为修正外国航运公司对美国进口商和出口商施加不公平的对待和收费。 此外,海运反垄断法案(Ocean Shipping Antitrust Enforcement Act)提议撤销航运公司的反垄断豁免权,并重新评估对联盟和船舶共享协议(VSA)的限制。

同样地,欧盟计划在2024年4月25日之前决定是否继续或调整联盟和船舶共享协议(VSA)。 虽然世界航运评议会主张目前的集体豁免规则(BER)促进了船运公司的运营效率,但也出现了一些相反的论点,他们认为在疫情期间某些联盟在容量短缺和运费飙升的疫情期间赚取了利润,导致市场出现了重大反弹。

欧洲和美国的反垄断法对全球船运公司的影响不可小觑,他们必须随时做好有效应对该法案潜在变化的准备。 船运公司未来的运营绩效和战略决策,可能会受到多变的监管环境影响。

国际海事组织的零碳排放政策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加,对碳排放的关注成为了船运公司发展的驱动力。 在2018年,国际海事组织(IMO)采取了一个重大举措,批准了一项旨在到2030年底将碳排放减少40%,并在2050年底前实现70%减排目标的温室气体战略。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IMO规定所有全球船舶在2023年前完成碳排放报告。 此外,从2024年开始,所有船舶将受到碳强度指标(CII)系统的监管。 在这个系统下,连续三年评估为表现不佳(D或E)或在单一年份获得E级的船舶将需要提交改进行动计划。 其中可能包括减慢航行或船舶报废等措施。

鉴于这些严格的环保要求,液化天然气和甲醇等替代燃料逐渐受到欢迎,双燃料船舶占新船订单的40%以上。 像Maersk和CMA CGM等知名巨擘已经采取了预防性措施,如订购甲醇双燃料船舶,并兴建未来的甲醇供应和基础设施。

货运逐渐转移至新的生产枢纽中心

近年来,在中国+1战略的推动下,集中化的供应链渐渐走向分散化。 这种变化主要由制造业者推动,他们逐渐将业务从传统的制造中心(如中国)转移至东南亚国家。 美中贸易战、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加速了这一趋势,因为企业寻求在生产和供应地点上实现多元化,以更好地管理风险和提高运营的弹性。

东南亚国家,包括印度、越南和泰国,对制造业者来说是实施「中国+1」战略极具吸引力的目的地。 这些地区拥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熟练的劳动力和庞大的移民社区,因此越来越受到寻求供应链多样化的企业青睐。

特别是印度,凭借庞大的人口、迅速成长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通过诱人的基础设施项目吸引外国的直接投资。 在当今蓬勃的全球贸易中,这些新兴地区皆为寻求供应链多样化的企业所青睐的理想地点。

为了应对制造基地的转移,船运公司也随之调整其策略。 其中包括修改船舶航线,增加停靠站点,使用较小的船舶,以适应东南亚地区多变的需求模式。

无庸置疑的是,已经在印度和东盟国家稳定建立起业务的船运公司将从中受益,而规模较小的公司可能会逐渐将焦点转向该地区。

美国西岸港口的谈判结果

船运公司也受到了美国西岸美国国际码头及仓储工会(ILWU)与太平洋海运协会(PMA)之间的劳资谈判影响。 虽然在2023年6月达成了协议,但罢工的威胁迫使美国进口商寻找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的替代港口。 其中一部分货量可能不会回流,而承运业者被迫重新评估如何分配运力。

俄乌战争的影响

持续进行中的俄乌战争对航运业的影响深远。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乌克兰的战后重建需求已经上升至4110亿美元的惊人水平,重建的过程预计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 若两国最终达成和解,随着设备和物资涌入乌克兰,航运业将会迎来运输需求的飙升。 随着乌克兰走向恢复和发展,运输需求的飙升将主要惠及通往地中海和黑海的航线。

此外,欧洲消费能力的恢复可能会对航运业产生莫大的影响。 欧洲市场消费支出的回升将推动商业和货运量的增长,促进贸易和经济增长。

船运公司成功的关键: 敏捷性

我们通常不会将「敏捷性」这个词用于载重22万吨的船舶,或者运营其运输的大型公司。 然而,在面临未来海运的挑战时,敏捷性将成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无论是船运公司还是货物所有者权益(BCO)的持有人,都需要敏捷地应对该行业的复杂性,迅速适应并确保以最优惠的价格获得所需的运输能力。

随着航运业的演变,拥有像中菲行如此敏捷且专注于亚太地区货物运输的物流合作伙伴至关重要。 作为国际无船承运人,中菲行提供全面的满柜(FCL)和并柜(LCL)、空运以及合同物流的服务,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得到完善的航运体验,中菲行随时提供您所需的专业知识。 请立即联系中菲行进一步讨论您的航运需求。